宫颈癌筛查怎么做?这份超全指南请收好
近年来,宫颈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。不过值得庆幸的是,宫颈癌是一种可以有效预防和早期发现的疾病。通过规范的筛查手段,完全可以在癌前病变阶段就及时干预,避免发展成宫颈癌。那么宫颈癌筛查具体包含哪些项目?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该如何选择?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这个问题。

为什么要做宫颈癌筛查
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密切相关。从病毒感染到发展成宫颈癌,通常需要5-15年的时间。这个过程为我们了充足的筛查和干预机会。通过定期筛查,医生可以在细胞刚出现异常变化时就发现它们,这时候的治疗通常很简单,率也接近。如果等到出现接触性出血、异常排液等症状时才就医,往往已经错过了佳治疗时机。

主要筛查方法有哪些
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主要有三种:HPV检测、TCT检查和联合筛查。
HPV检测是直接查找宫颈细胞是否存在高危型HPV病毒。这种方法灵敏度高,能及时发现潜在风险。建议25岁以上的女性可以将HPV检测作为初级筛查方法。
TCT检查又称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,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宫颈细胞形态是否异常。相比传统的巴氏涂片,TCT检查的率更高,能有效减少漏诊。
联合筛查即同时进行HPV检测和TCT检查,这是目前的筛查方案。虽然费用相对较高,但能为医生更的诊断依据。
不同年龄段的筛查建议
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,医学制定了相应的筛查指南:
25岁以下女性一般不建议进行常规筛查,除非有多个等高风险因素。这个年龄段感染HPV很常见,但大多能自行清除。
25-29岁女性建议每3年做一次TCT检查。如果选择HPV检测,也是每3年一次。
30-65岁女性有多种选择:每3年做一次TCT检查、每5年做一次HPV检测,或者每5年做一次联合筛查。
65岁以上女性如果过去10年内连续多次筛查结果正常,可以停止筛查。但如果有癌前病变病史,应继续筛查少20年。

筛查前后注意事项
为了筛查结果的性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避开期,好在干净后3-7天进行检查;检查前48小时内避免性生活、灌洗和使用药物;如果有急性生殖道炎症,应先治疗炎症后再做筛查。
筛查过程其实很简单,医生会用专用小刷子在宫颈口轻轻旋转几圈,收集脱落细胞。整个过程只有轻微不适,一般1-2分钟就能完成。取样后可能会有极少量出血,这属于正常现象。

筛查结果异常怎么办
如果收到异常筛查报告,先不要过度紧张。异常结果不一定意味着患癌,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。
对于HPV阳性但TCT正常的女性,医生可能会建议6-12个月后复查,观察病毒是否被清除。对于TCT异常的女性,通常需要做镜检查,必要时在可疑部位取少量组织做病理检查。
确诊为癌前病变的患者也不用恐慌,现在的医疗技术完全可以在保留子宫的情况下处理这些病变,比如LEEP刀手术、冷刀锥切等,治疗后仍然可以正常怀孕生育。
预防胜于治疗
除了定期筛查,预防宫颈癌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防线,佳接种年龄是9-14岁,未发生过性行为的女性好;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增强免疫力;戒烟限酒,研究显示吸烟会增加宫颈癌风险;保持单一的关系,使用套。
宫颈癌筛查是女性送给自己好的健康礼物。它简单、有效,能让我们在疾病尚未构成威胁时就掌控局面。建议每位适龄女性都把宫颈癌筛查纳入年度健康计划,为自己的健康多设一道防线。
如果你对宫颈癌筛查还有疑问,或者想了解更适合自己的筛查方案,建议妇科医生,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个性化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