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炎是怎么回事?这些症状你有吗?
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是牙周炎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困扰30岁以上人群的高发口腔疾病,牙周炎早期不痛不痒的特性让很多人掉以轻心,等到牙齿松动时才后悔莫及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"沉默的牙齿"。
牙菌斑:牙周炎的罪魁祸首
当你用手指甲轻刮牙齿表面,那层黏糊糊的东西就是牙菌斑。1毫克牙菌斑中含有上亿细菌,它们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的,会持续刺激牙龈。就像皮肤长期接触脏水会发炎一样,牙龈在细菌围攻下会出现红肿、出血,这时你已经站上了牙周炎的起跑线。
四个阶段看懂牙周炎发展
阶段:牙龈炎 刷牙出血、口腔异味是早的警报,此时炎症仅局限在牙龈组织,洗牙配合正确刷牙就能逆转。
第二阶段:早期牙周炎 牙龈开始萎缩,形成3-4mm的牙周袋,就像皮肤伤口化脓一样,袋内藏满细菌和脓液。
第三阶段:中度牙周炎 牙槽骨被吞噬掉1/3,牙齿出现轻微松动,咀嚼无力感明显,口臭问题加重。
第四阶段:重度牙周炎 牙槽骨流失过半,牙齿移位松动,终可能面临拔牙命运。研究显示,牙周炎患者失牙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。
这些高危因素你中了几条?
除了刷牙不到位的常见原因,这些情况更易被牙周炎盯上:长期吸烟者牙龈供血不足;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差;孕妇激素变化导致牙龈敏感;经常用牙开瓶盖的"硬汉"们也要当心。
别等牙齿松动才治疗
就像救火要趁小火苗时,牙周炎治疗越早越好。超声波洗牙能清除90%以上牙结石,对于4mm以上的牙周袋,医生会用器械进行龈下刮治。病例可能需要配合激光治疗或小手术,但大多数人在规范治疗2-4周后,出血症状就能明显改善。
日常预防的三大黄金法则
牙刷选软毛的 硬毛牙刷会损伤牙龈,巴氏刷牙法(45度角震颤)配合牙线使用,能有效清理牙龈沟。
每年一次"口腔体检" 即使没有症状,洗牙也能清除日常清洁不到的牙结石,建议每6-12个月检查一次。
戒烟限糖很重要 烟草中的焦油会加速牙槽骨流失,而高糖饮食相当于给细菌"投喂"。
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
洗牙会让牙缝变大? 这是典型误解。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,其实是清除了原本填满缝隙的牙结石。
治疗会很疼吗? 现在多数机构都会配备表面麻醉剂,龈下刮治的疼痛感约等于打针级别。
孕妇能治疗吗? 妊娠中期(4-6个月)是相对的治疗窗口期,但需提前告知医生孕周。
记住:牙周炎是场持久战。就算症状消失,每3-6个月的维护治疗也必不可少。毕竟,再好的假牙也比不上自己的真牙咀嚼来得痛快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