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早期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症状?这5个信号要警惕
近总感觉口渴,半夜起来上厕所的次数也变多了?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天气干燥或水喝多了,其实可能是身体在发出糖尿病预警。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,但近一半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。今天我们就来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糖尿病早期症状。
一、这些细微变化可能是血糖在
1. 突然变得特别能吃却还瘦了 当血糖代谢异常时,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,反而会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。很多患者发现饭量比以前大,体重却莫名其妙掉了好几斤。
2. 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变慢 手上的小伤口半个月不见好,牙龈发炎反反复复,这可能是高血糖影响了免疫系统和循环。血糖高会导致血管病变,使伤口修复需要的营养物质输送受阻。
3. 午后犯困像"断电" 吃完午饭就困得睁不开眼,不睡午觉下午根本没法工作。这种餐后嗜睡可能与血糖波动过大有关,特别是主食吃多后出现明显疲乏感的人更要注意。
二、年轻人也要当心的2型糖尿病
很多人觉得糖尿病是老年病,但门诊中30多岁的患者越来越常见。长期熬夜加班的程序员、靠奶茶"续命"的年轻白领、产后体重迟迟降不下来的宝妈,都是高风险人群。上周就遇到一个28岁的患者,因为经常头晕就诊,一测空腹血糖竟然达到9.2mmol/L。
现在很多单位体检都有空腹血糖项目,但千万别以为指标正常就能高枕无忧。有些人空腹血糖正常,餐后血糖却早已超标。建议40岁以上人群,每年加做糖化血红蛋白检测,能反映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。
三、日常做好这3件事比吃药更重要
1. 改变进食顺序有 先喝汤吃蔬菜,再吃肉类,后吃主食。这样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,避免餐后血糖骤升。一个小改变就能让血糖波动更平稳。
2. 碎片化运动也有效 不必专门抽时间锻炼,上班时接电话站起来走动,看电视时做几组深蹲,每天累计30分钟就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。有个患者坚持每天晚饭后散步40分钟,三个月后血糖降了2个点。
3. 警惕"隐形糖"陷阱 除了明显的甜食,酱料、膨化食品、速溶饮品都可能是隐藏的糖分大户。包装食品时多看营养成分表,选择每100克含糖量低于5g的产品。
四、关于血糖监测的常见疑问
很多确诊患者纠结要不要天天扎手指测血糖。其实刚开始调整治疗方案时需要密集监测,等血糖稳定后,可以改为每周选2天测全天7个时间点(包括三餐前后和睡前)。血糖仪要定期用校正液校准,采血时记得轮换手指,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。
后提醒大家,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口干、多尿、体重下降等症状,别急着上网自诊,靠谱的还是去医院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。早发现早干预,完全有机会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逆转前期糖尿病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