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回事?2024年新防治指南来了
很多人一听到“糖尿病”,就觉得是糖吃多了,或者只有老年人才会得。其实不完全是这样。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,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长期高于正常值。它可能悄悄找上门,早期甚没有明显症状,但如果不加以控制,会引发心、肾、眼、神经等多方面并发症。
为什么会得糖尿病?主要分两种类型
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。1型多为先天或自身免疫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,常见于青少年;2型则占大多数,与不良生活习惯、肥胖、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。近年来,2型糖尿病逐渐年轻化,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“”。
早期症状别忽视,这些信号要留意
如果你总是觉得口渴、尿频、体重突然下降、容易疲劳或者视力模糊,建议尽快检测血糖。很多人把这些症状归因于劳累或天气,反而延误了时机。定期体检、关注空腹和餐后血糖值非常有必要。
2024年糖尿病治疗有哪些进展?
随着医学发展,糖尿病治疗方式越来越多元。除了传统的口服药和胰岛素注射之外,现在也有了更智能的动态血糖监测仪(CGM)和胰岛素泵,帮助患者更地管理血糖。此外,部分新药不仅降糖还能护心护肾,为患者更的保护。
饮食控制≠饿肚子,科学吃饭是关键
很多人误以为得了糖尿病就要告别主食和水果,其实并非如此。科学的饮食管理是控制血糖的核心。推荐选择低升糖指数(GI)食物,如全麦类、豆类、大部分蔬菜,合理搭配蛋白质与健康脂肪,少食多餐、控制总量,比极端节食更有效。
运动是好的“辅助药”
运动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,还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。不需剧烈运动,每天坚持30分钟的中等强度,如快走、游泳或骑自行车,就能有明显。尤其对于2型糖尿病早期,运动与饮食甚可以实现不服药控糖。
不要再相信偏方,规范治疗才是正道
网络上常流传“糖尿病”的偏方或保健品,这些信息多数缺乏科学依据,盲目使用可能加重病情。糖尿病目前尚不能,但完全可以控制。务必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人治疗方案,合理用药、定期复查,才能稳定血糖、预防并发症。
家人支持很重要,共同面对更安心
糖尿病的管理是一场持久战,家庭的支持能极大增强患者的信心。家人可以一起调整饮食结构、陪伴运动,甚帮助记录血糖数据。多一点理解与协作,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明显提高。
写在后:早防早治,健康不减分
糖尿病虽然常见,但绝不是小事。只要做到早发现、早干预、规范管理,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、工作。如果你或身边人有相关症状,建议尽快到医院内分泌科做一次检查。健康的生活方式,从今天开始行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