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胃不适别忽视!消化内科医生教你识别常见症状
近三个月,28岁的白领小林总感觉饭后腹胀,偶尔还伴有隐痛。起初她以为是工作压力大、饮食不规律导致,直到某天突然呕吐才匆忙就医。在消化内科检查后,确诊为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。"很多患者和小林一样,把消化系统症状当作小毛病硬扛。"医院消化内科医师提醒,超过两周的肠胃不适就该及时就诊。
这些信号可能是身体在
消化系统就像人体的"营养加工厂",当它出现故障时往往会给出明确提示:持续性的上腹部疼痛、反复出现的烧心感、排便习惯突然改变(如便秘腹泻交替)、食欲骤降或体重不明原因减轻等,都可能是胃炎、肠易激综合征甚消化道溃疡的前兆。尤其需要警惕的是,若出现呕血、黑便或吞咽困难,务必立即就医。
检查手段比想象中简单
"很多患者害怕做胃镜肠镜,其实现在有选项。"消化内科介绍,除常规检查和潜血试验外,超声内镜检查能清晰观察消化道壁各层结构,胶囊内镜则像服药般吞下一粒"相机",全程完成小肠检查。对于幽门螺杆菌检测,现在只需呼气15分钟即可得出结果,完全不像十年前需要胃黏膜活检那么麻烦。
治疗不单靠药物
消化系统疾病往往需要综合治疗。以常见的功能性为例,医生通常会开具促胃肠动力药联合抑酸剂,但更重要的是调整生活方式:每日定时进餐、睡前3小时禁食、减少油腻辛辣食物摄入。临床数据显示,坚持8周饮食管理的患者,症状改善率比单纯用药组高出23%。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,低FODMAP饮食方案显著,但需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。
日常养护有诀窍
消化内科医生办公室常被问到的就是:"平时该怎么养胃?"其实答案很简单:细嚼慢咽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;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ml但避免饭前大量饮水;适当补充含双歧杆菌的发酵食品;冬季注意腹部保暖。特别提醒爱喝浓茶咖啡的人群,空腹饮用会刺激胃酸分泌,好搭配点心食用。
就诊前的准备清单
为提高诊疗效率,建议就诊前做好这些准备:记录症状具体出现时间和诱发因素;整理近半年用药史(包括保健品);有家族消化道史的需提前告知医生;做胃镜前需空腹6-8小时。现在多数医院开通消化内科线上问诊,复诊患者可通过上传检查报告行初步。
数据显示,我国肠胃疾病患者约占全民总数的20%,其中35-50岁上班族占比高。消化系统疾病虽然很少危及生命,但会影响生活质量。记住医生的忠告:别把反复腹胀当小事,别自行长期服用抑酸药,更不要根据网络偏方"自治"。及时到正规医院消化内科就诊,才是对消化道好的爱护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