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早期有什么症状?这5个信号千万别忽视
老近总觉得口干舌燥,每天喝水量比平时多了一倍,体重却莫名其妙瘦了10斤。去医院检查才发现,空腹血糖已经达到8.5mmol/L。像老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,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,但近一半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。
警惕这些不起眼的小症状
糖尿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不适,但身体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:
1. 突然变得爱喝水,尤其是夜间常被渴醒
2. 小便次数增加,一晚上起夜3次以上
3. 饭量没减体重却持续下降
4. 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变慢
5. 经常感到疲乏无力,午睡后仍提不起精神
血糖升高为什么会让人变瘦?
这是因为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,吃进去的葡萄糖不能被有效利用,身体就会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。就像汽车油箱漏油,加再多油也会很快耗光。很多中老年人把消瘦当作"老来瘦"是好事,这其实是个认知误区。
确诊糖尿病要做哪些检查?
如果出现上述症状,建议尽快做三项检查:
- 空腹血糖:要求禁食8小时后抽血,正常值<6.1mmol/L
- 糖化血红蛋白: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,正常值<6.5%
-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:喝糖水后2小时测血糖
需要注意,单次测量超标不能确诊,需要不同日重复检测。
血糖高不等于马上要吃药
刚发现血糖升高别急着吃药,可以先尝试生活方式调整:
• 每天30分钟快走、游泳等有氧运动
• 用糙米、燕麦替代精米白面
• 烹饪时少放1/3的食用油
• 晚上11点前入睡,避免熬夜
很多早期患者通过3个月严格管理,血糖就能正常范围。
糖尿病怕的4个并发症
长期高血糖就像泡在糖水里的器官,容易出现:
1. 视力模糊甚失明(糖尿病视网膜病变)
2. 手脚麻木刺痛(周围变)
3. 肾功能逐渐衰竭(糖尿病肾病)
4. 心梗脑梗风险增加2-4倍
定期检查眼底、尿微量白蛋白、神经传导等非常必要。
科学控糖记住这3组数字
• 空腹血糖宜控制在4.4-7.0mmol/L
• 餐后2小时血糖<10mmol/L
• 糖化血红蛋白<7%
不同年龄段的控制目标可以专科医生,孕妇和老年人标准会有差异。
这些控糖误区你中招了吗?
× 不敢吃水果:苹果、梨子可以每天吃拳头大小
× 只吃粗粮:粗细粮按1:2搭配更合理
× 饿肚子降糖:容易引发低血糖反而更危险
× 依赖偏方:苦瓜、南瓜不能替代药物治疗
给糖尿病家属的实用建议
家里有糖尿病患者,可以准备一个血糖仪定期监测,储物柜分开放置无糖食品。重要的是给予理解和支持,不要过度限制饮食或整天唠叨,心理压力反而会影响血糖控制。
如果发现家人血糖异常,陪同去医院时记得带上近期的检查报告,方便医生对比判断。现在各大医院都有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,可以学习的自我管理方法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