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折后如何正确护理?这5个关键点千万别忽视
早上起床踩空楼梯,打篮球时意外摔倒,甚走路时不小心扭到脚——骨折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。据统计,我国每年有超过500万人次因骨折就诊,但很多人对骨折后的正确处理方法一知半解。今天我们就来骨折那些事,帮您科学应对突况。
一、骨折的常见信号,别把骨裂当扭伤
很多人以为骨折一定会疼得活来,其实轻微骨折可能和普通扭伤感觉相似。如果受伤后出现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就医检查:
1. 受伤部位明显肿胀,皮肤出现淤青
2. 轻轻按压或时疼痛加剧
3. 肢体出现异常弯曲或变形
4. 完全无法承重(比如脚骨折时不能站立)
5. 时听到"咔嗒"声
特别提醒老年人,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可能疼痛不明显。有的老人摔跤后还能走路,几天后疼痛加重才被发现是髋部骨折,这种情况更要当心。
二、急诊室的黄金30分钟处理
发生疑似骨折时,正确的现场处理能避免二次伤害:
• 立即停止,避免伤肢
• 用硬纸板、杂志等临时固定伤处
• 冰敷缓解肿胀(每次不超过20分钟)
• 抬高患肢高于心脏位置
• 不要尝试自我复位或强行
注意:如果骨折端露出皮肤,要用清洁敷料覆盖,但不要自行冲洗伤口,以免感染。
三、医生没空细说的细节
打好石膏只是开始,想要得好还需注意:
1. 消肿有技巧
前48小时每小时冰敷10-15分钟,3天后可改用热敷。夜间用枕头垫高伤肢,能减少晨起时的肿胀感。
2. 石膏护理要点
保持石膏干燥,洗澡时可以用塑料袋包裹。如果出现持续疼痛、麻木或石膏过紧,要立即复诊。
3. 营养补充方案
每天500ml牛奶+1个鸡蛋,适量补充维生素D。抽烟会延缓骨骼愈合,期好戒烟。
四、训练要循序渐进
拆除固定装置后,很多人要么不敢动,要么过度锻炼,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:
• -2周:以被动为主,可在温水中做轻柔关节
• 第3-4周:增加主动肌肉收缩练习,如绷紧-放松肌肉
• 第5-6周:开始轻度负重训练,逐步日常
提醒:过程中出现剧烈疼痛应立即停止训练,并及时医师。
五、这些误区坑了太多人
误区1:"伤筋动骨一百天,躺着别动"
长期制动会导致肌肉萎缩、关节僵硬。现代医学主张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开始训练。
误区2:"喝骨头汤补钙"
骨头汤的钙含量其实很低,100ml汤约含4mg钙,而同样量的牛奶含120mg钙。
误区3:"不疼就是好了"
疼痛消失不代表骨骼完全愈合,一定要按医嘱复查X光片确认愈合情况。
骨折是个系统工程,从急诊处理到后期,每个环节都需要科学对待。如果您的骨折超过6周仍未愈合,或者反复出现同一部位骨折,建议到骨科专科进行详细检查,排查是否存在代谢性骨病等问题。
记住,正确的早期处理+科学的计划=佳。愿每位患者都能顺利度过期,早日正常生活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