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科手术常见问题解答:哪些情况需要做手术?术后如何?
说起骨科手术,很多人反应是“伤筋动骨一百天”,甚因为害怕手术而拖延治疗。其实,现代骨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,许多手术可以通过微创方式完成,期也大大缩短。今天我们就来骨科手术的常见问题,帮您打消疑虑。
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骨科手术?
骨科手术并非所有骨骼问题都需要,医生通常会优先尝试保守治疗。但以下情况可能需要手术干预:
1. 骨折:比如粉碎性骨折、关节内骨折或骨折后断端移位明显,无法通过石膏固定。
2. 关节疾病晚期:如骨关节炎导致关节变形、疼痛难忍,人工关节置换可能是佳选择。
3. 脊柱问题:腰椎间盘突出神经,保守治疗无效,或出现马尾综合征(大小便失禁)时需紧急手术。
4. 运动损伤:膝关节十字韧带断裂、肩袖撕裂等,可能影响日常,需手术修复。
骨科手术有哪些常见类型?
根据问题部位和程度,骨科手术主要分为几类:
骨折内固定术:用钢板、钢钉或髓内钉固定骨折端,帮助骨骼正确愈合。现在多采用微创方式,切口小、快。
关节置换术:将磨损的关节面替换为人工假体,常用于髋关节、膝关节。假体材料通常能使用15-20年。
脊柱手术:如椎间盘切除、椎体融合术,用于解决神经或脊柱不稳问题。部分手术已可通过显微镜或内镜完成。
运动医学手术:关节镜下修复韧带、半月板等,创伤小,术后当天即可下床。
术前术后注意事项
术前准备:戒烟酒、控制血糖血压;提前练习拄拐或使用助行器;与医生充分沟通手术方案和替代选择。
术后:
- 早期:多数手术鼓励术后24小时内下床,防止血栓和肌肉萎缩。
- 疼痛管理:按时用药,不必强忍疼痛,良好休息有助于愈合。
- 训练: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,过度保护反而影响功能。
关于骨科手术的常见误区
误区1:“手术一定能”
事实上,比如关节炎手术是改善症状而非疾病,仍需长期维护关节健康。
误区2:“微创手术没有风险”
微创只是切口小,内部操作同样存在感染、出血等可能性,需严格遵医嘱。
误区3:“术后马上能正常”
骨骼愈合需时间,比如腰椎融合术需3-6个月才能完全稳定,期间要避免负重。
如何选择医院和医生?
建议考虑以下因素:
1. 医院资质:优先选择具备骨科专科的医院或骨科专科医院。
2. 医生经验:主刀医生每年同类手术量(如髋关节置换建议>50台/年)。
3. 设备支持:是否有导航系统、关节镜等现代化器械。
骨科手术不是洪水猛兽,现代技术已让许多手术更加。关键是与医生充分沟通,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预期,积极配合术后,才能早日正常生活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