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是什么?如何科学应对这一"甜蜜负担"
近几年,糖尿病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。很多人对糖尿病的印象就是"不能吃糖",但真实情况远不止这么简单。作为一种慢性代谢疾病,糖尿病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。
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回事?
简单来说,糖尿病就是身体对血糖的调节出了问题。正常情况下,我们吃东西后血糖会升高,这时胰腺会分泌胰岛素来帮助降低血糖。但糖尿病患者要么是胰岛素分泌不足,要么是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不佳,导致血糖居高不下。
长期高血糖会带来一系列问题:伤口不易愈合、视力模糊、手脚麻木等。如果不加以控制,还可能引发更的心脑血管疾病。所以说,糖尿病绝不是"少吃点糖"就能解决的小问题。
糖尿病的常见类型
我们常听到的糖尿病主要有两种类型:
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,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了分泌胰岛素的细胞。这类患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。
2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%以上,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。超重、缺乏运动、不良饮食习惯都是重要诱因。初期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,时也需要药物治疗。
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?
很多人在确诊糖尿病前就已经患病多年而不自知。以下这些信号值得警惕:
- 经常口渴、尿频,尤其是夜间要起夜好几次
- 明明吃得不少,体重却在下降
- 总是觉得很疲劳
- 视力突然变得模糊
- 伤口愈合得特别慢
如果出现这些症状,建议尽早去医院做个血糖检测。现在体检项目中通常都包含空腹血糖检查,40岁以上人群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每年查一次。
得了糖尿病该怎么办?
首先不要惊慌。虽然目前糖尿病还不能完全,但通过科学管理,完全可以控制病情,过上正常生活。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:
饮食控制是基础。不是完全不能吃甜食,而是要控制总量和搭配。建议少食多餐,每餐都要有蛋白质、纤维素和适量碳水化合物。
适度运动很重要。每周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,比如快走、游泳等。运动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,帮助控制血糖。
规律监测不可少。除了定期去医院复查,家里备个血糖仪也很必要。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规律,才能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。
按时用药要坚持。如果需要用药,一定要遵医嘱,不要擅自增减药量。现在降糖药物种类很多,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。
关于糖尿病的几个常见误区
误区一:只有胖子才会得糖尿病
虽然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,但瘦人也可能患病。遗传因素、年龄增长等都可能导致糖尿病。
误区二:糖尿病不能吃任何甜食
关键在于控制总量和搭配。在医生指导下,适量食用代糖或合理安排进食时间,糖尿病患者也能偶尔享受甜食。
误区三:血糖控制好了就可以停药
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糖反弹。任何用药调整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预防糖尿病,从生活点滴做起
对于还没有患病的人群,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。保持健康体重、均衡饮食、规律运动、充足睡眠、管理好压力,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习惯,都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。
特别提醒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更要重视预防,定期监测血糖。记住,对待糖尿病,既不必过度恐慌,也不能掉以轻心。科学认识、积极应对,才能与这个"甜蜜负担"和平共处。


